什麼都開始數位化的時代,書本的出版流程也勢必要「數位轉型」你說對吧~
過往傳統出版產業,要出版一本紙本書籍,可說是工程浩大、所費不貲,但數位科技、網路技術精益求精的現在,要自己出版一本電子書不再是天方夜譚,這篇文章深入淺出的來分享,6 大步驟如何出版製作自己的電子書。
想出書卻不知道如何開始?想當作家沒有那麼難!
你也有當作家的夢想嗎?或是正在學習經營「自媒體」、「個人品牌」,思考是否要出版自己的電子書?如果是的話,可以先參考以下這 2 篇文章;但若是已經有內容,下定決定要好好開始製作自己的書的人,歡迎繼續往下瞭解,勇氣酵母的電子書出版經驗分享~
- 延伸閱讀 👉 你為什麼要出書?速談自己出版電子書的重要性!
- 延伸閱讀 👉 你為什麼不出電子書?明白 5 個事實幫助你提升個人品牌價值!
1. 一張圖看懂電子書製作流程
製作自己的電子書、到出版上架、販售一點也不困難,參考以下的製作流程圖,馬上開始製作自己的第一本電子書吧!
2. 學會 6 步驟,製作第一本電子書
STEP 1
主題 & 內容企劃
萬事起頭難,在一切製作開始之前,最重要先要思考書的主題是什麼,同時確認「自己」或「個人品牌」想要出版、或是適合出版什麼內容類型的書。
*根據 3 家平台 ( 博客來、讀墨 Readmoo、樂天 Kobo ) 的 2020 年電子書銷售排行榜數據,讀者最愛商業理財、心理勵志、文學小說,與紙本書排行榜差異不大,不過輕小說、羅曼史、寫真類和漫畫類,卻有機會超過紙本銷量。在情感性、私密議題上,讀者更偏好選擇電子書 ( 資料來源:商業週刊 )。
一般來說,建議可從以下幾個方向做初步發想:
知識型
檢視自己是否擁有特定領域的「專業知識」,或是本身具有獨特的「專業能力」,可以將自身經驗融入到書本內容,提升個人品牌形象及專業感。
創作型
不論是插畫、漫畫、攝影,或是文字創作如散文、新詩、小說,將自己累積的創作內容跟作品,用主題式的方式整理包裝,便能成為一本好書。
工具型
倘若你很擅長某領域的「軟體」或「硬體工具」使用,恰巧大家很需要有人好好教學這些使用方式、方法,那麼出一本實用的工具書,除了銷售數字之外,你也會獲得滿滿的感謝。
教練型
也可以稱作「顧問型」,概念來說,就是網路碎片化時代,各種資訊、科技、應用不斷在更新,若你屬於擅長整合、教學、有耐心的這類人,可以將自己擅長的陪練內容整理歸納成書,讓內容產生更多價值。
混合型
綜合以上特徵 2 種或是更多的類型,內容規劃上相對辛苦、耗費時間,但結果也會最有成就感。
WIIFM ( What’s in it for me? )
在建構、發想主題跟內容時,建議同時可以運用「WIIFM」的思維,去換為思考站在看這本書的人的立場、去思考這本電子書的內容可以為受眾帶來甚麼價值?
*「WIIFM ( What’s in it for me? )」是業務銷售、營銷廣告中的一個術語,中譯為「這對我有什麼好處?」,這裡指的不是出書的作者 ( 販售商品的人 ),而是指那些購買你的書、商品的人,為什麼他們要選擇買你的書?有甚麼期望的結果或幫助是他們可以從書裡得到的?
STEP 2
時程 & 執行評估
確認好書的主題、方向之後,接著就要根據內容的多寡、複雜的程度、製作的需求等等去做執行評估。
建議在此步驟,一併加入「書本大綱」( 整體架構 ) 的規劃,「書本大綱」的產生,可以幫助自己更有效率去規劃、產製延伸的大量內容,也可以幫助自己在製作、撰寫內容時,不會迷失方向、懷疑自我、中途放棄。
「書本大綱」的表現方式不拘泥也沒有限制,思考層面上,建議可先將對於書的想法、重點先都寫出來,或是使用「5 W 1 H」法去延伸構思,然後再歸納統整;表現層面上,則建議可以使用文字以條列式、階層式的方式列出,也可以使用出版流程中的「落版」來做架構與組合的思考。
*「落版」是在印刷前,將內容以一格一格一目瞭然的方式呈現,空白頁也必須註明,不過隨著自動拼版技術的進步,落版單在交付印刷時已非必須。
*雜誌或刊物的「落版」又有所不同,同樣是一份表格一頁一格,設計師、ART 編輯會按照落板的內容順序做編排,而每一頁的內容都有自己的節奏,影響讀者的閱讀的感受,因此相對起來,落板的藝術更像電影的剪接手法,從翻閱的第一頁起,就開始演出一齣視覺美感交會閱讀節奏的饗宴。
👇 傳統「落版 ( 單 ) 」,是為了印刷時與印刷師傅溝通的一份表單。
👇 個人習慣延用「落版 ( 單 ) 」的概念,使用一格一格的表單,來構思書本內容的「書本大綱」。
*建議可以使用筆記本+ 鉛筆,以註記、打草稿方式將大綱擬定出來。
除此之外,下面的項目也都跟後續的執行息息相關,建議可檢視自己的能力、資源、成本做綜合考量,同時決定電子書的規格跟程度,最後能製作成什麼樣子。
製作 & 完成時程
有多少時間可以製作?預計什麼時候要完成?是否有需要搭配其他商品、創作、行銷內容一起完成?
建議全盤思考過一次,並做成時程表 ( 用 Google 行事曆也行 ),這樣不但能越加清楚整個專案的輪廓,也能開始有看到電子書完成的既視感出現!
插畫 / 設計 / 攝影 / 文案 / 翻譯 / 排版編輯
預計要出版的這本書是否有需要外部的資源 / 人力協助?還是自己一人可全部完成?
如果有的話,那麼前期準備、中期溝通、後期製作的時間跟成本也都需要納入一併考量,才能確保成本品質在一定水準之上。
STEP 3
內容生產 & 製作
接下來就是主要的產製工作。
在這個步驟中,要逐一將前面的主題、文字、創作、專業領域知識、圖像、影像等內容具體發展出來,同時注意有合乎一開始的出書初衷,以及設定的「書本大綱」,這也是為什麼前面的思考很重要,若沒有前面幾個步驟的準備,在準備內容時有可能分神且方向跑掉。
*若是內容生產中,發現無法繼續下去,建議可先思考這 2 種方式解決:1. 回到前面步驟,重新思考書的 Why & Who,為什麼要出版這本電子書、這本書要給什麼樣的人閱讀。2. 若主題跟方向很明確,那就從內容的延展、題材去做水平思考,擴充內容取材的量,
個人認為,在這階段最花費時間、卻也是從無到有、創作中最有趣的一部分,會遇到的工作項目概略如下:
電子書封面
封面是書的第一印象,人們總是透過第一印象來判斷自己的喜好 ( 即便我們自己不承認 )。
除非你是個平面設計師,不然你不應該設計自己的封面。
Unless you are a graphic designer, you should not design your own cover.
數位格式的電子書,已經省去紙本書設計封面在印刷時,得要考量紙質與用色的關係,因此設計完成的門檻相對低,但也連帶的很多人用很簡易的方式就產生一張圖,並且視為封面設計 ( 拜託,不要用幾個顏色色塊 + 新細明體就以為那是好看的設計了… ),因此,建議各位若不想浪費自己辛苦創作的優質內容,那請不要吝嗇花點小錢、或是找設計師製作書籍封面,我們都知道省成本是件好事,但也不應該犧牲了第一印象。
倘若你真的喜歡、以及想要自己設計封面,個人會再推薦幾個設計工具,以及封面設計靈感來源供你參考 ( 文章之後補上 )。
書名
書的名稱該如何命名,絕對是一門藝術,可根據自己的書籍主題、個人品牌的特色 ( 如果有的話 ) 先進行發想,建議至少可先寫下 20 個以上的書名選項,再從當中刪去、優化,挑選最有感覺的 3 – 5 個做為候選書名。
也可以上網搜尋、調查同類型的書籍的命名邏輯,是否有重複的、是否有特別受歡迎的 ( 它的寫法是什麼 ),藉此找到自己的書籍命名切入點。
有些時候,在編輯、產製書籍內容之前,我們不一定有靈感想到「最好的書名」,這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,畢竟每個人的邏輯思維運作的方式都不同,即便如此,也不要太糾結、太被書名所困擾,可以先進行書籍內容的蒐集、產製,有很大的可能,在這過程中,你就會找到最適合這本書的書名,「它一直都在,只是等待被你找到。」
序文 / 目錄 / 章節 / 扉頁 / 頁碼 / 輔文(後記、引文、注文、附錄、索引、參考文獻)
其餘一般紙本書有的結構內容,都可根據自己的書本內容的主題、內容多寡、資料使用等去新增。
選擇適合的排版軟體
電子書相對一般紙本書,不需要過於繁雜的編輯排版。
然而製作、出版電子書相對麻煩的,是格式轉換及版本支援問題,目前常見的電子書格式有「EPUB」「PDF」,建議先確認自己的電子書內容屬於「文字為主?」還是「圖像為主?」或是「圖、像文字都有?」,再來選擇適合的排版軟體。
*「EPUB」是由國際數字出版論壇制定的格式,特點是基於 XML 和 XHTM 為基礎使用 CSS 樣式,可以讓內容自己適應不同設備的顯示大小,舉例在手機上,我可以自己設定書本的字體大小、間距,讓自己閱讀得更舒服。
- 延伸閱讀 👉 你為什麼要出書?電子書主流格式介紹
👇 以下列出市場上的部分排版軟體,筆者最常使用的是「Adobe InDesign」;另外自己的經驗是,無論使用哪個軟體,最後都得再使用電子書管理軟體「Calibre」做格式檢查 & 轉換。
軟體名稱 | 說明 | 電子書格式支援 |
---|---|---|
Adobe InDesign | Adobe 系列專門作為版面編輯跟頁面設計的軟體,適用於印刷及數位媒體,對於排版圖文類型的書籍、雜誌、手冊分常好用。 | PDF、EPUB |
Microsoft Word | 微軟公司出的文書工具軟體,幾乎每個人電腦中都會有,是以文字為主的編輯排版工具,圖片設計與管理的功能相對不好使用。 | PDF EPUB 需要轉檔 |
Google Docs | 由 Google 推出的雲端版文件應用服務 ( 就把它想成是線上版的 Word ),使用方式幾乎跟 Word 一模一樣,優點是直接支援內容匯出成 EPUB。 | PDF、EPUB |
FlipBuilder | 一間最早提供客戶上傳 PDF 變成可線上翻閱的電子出版網站,目前推出電子出版內容的製作軟體,可以製作多種出版物格是,包括但不限圖文書、雜誌、產品手冊、宣傳手冊、教科書等等。 | PDF EPUB 需要轉檔 |
Adobe Illustrator | Adobe 系列專門的向量繪圖軟體,也是目前最普及的設計軟體之一,適合做圖形創作及設計排版,若是複雜度不高的書籍內容排版設計,不少人也會選擇使用它來完成。 | PDF EPUB 需要轉檔 |
Apple Pages | 蘋果公司的軟體工具,可以閱讀跟製作 EPUB 格式書籍,並且使用 iPhone、iPad、iPod touch、Mac 上的「書籍」APP 或第三方 EPUB 閱讀器開啟檔案。 | PDF、EPUB |
Sigil | Sigil 是一款老牌的電子書的編輯軟體,主要可編輯、製作 EPUB 格式電子書,可直接輸入文字,亦可匯入 TXT、HTML、EPUB 格式的檔案,支援插入圖片封面、聲音、區分章節、字體匯入等功能。 | PDF、EPUB |
申請 ISBN (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)
「ISBN (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),國際書刊編號」,是因應圖書出版、管理的需要,並且利於國際之間出版品的交流、識別、統計、銷售等需求,所發展的一套國際統一的編號制度 ( 13 位數字 ),就像是書本的護照號碼。
若是各位的電子書有計畫未來要印刷成紙本書,或是上架到更多元化的通路,或是有公司行號 ( 電子書可免徵 5% 營業稅 ),那建議可以一併申請 ISBN。
反之,如果只想要出版個人化電子書內容,上架一般電子書平台、自己的網站上販售,沒有一定需要申請 ISBN。
- 延伸閱讀 👉 ISBN 是什麼?申請、資格、費用、流程 1 次看懂
STEP 4
校對除錯 & 轉檔
將電子書內容完成之後,還有 2 大重要的工作「校對除錯」以及「格式轉檔」。
校對除錯
再將檔案上傳到網路之前,建議至少自己先看過 3 次內容,除了確認是否有錯字,也能再次檢視是否有語意不對、文字表達不好的段落。
另外「找人試閱」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,可以得到第三人的想法觀點回饋,同時對方也有可能看到自己沒看到的盲點錯誤。
格式轉檔
線上出版電子書,格式轉換、轉檔是相對耗費時間的事情,EPUB 雖然是大多數平台都可以接受的格式,不過 EPUB 也有版本之分,要注意平台是否接受以及是否有限制。
另外不同平台在上傳「書籍封面」時,尺寸跟比例也有需許不同,需要做簡單的尺寸調整 ( 俗稱圖片 resize )。
各大電子書平台支援格式
整理目前主要各大電子書平台的支援格式如下,包含若是放到自己的 WordPress 網站上販售的話,建議搭配 WooCommerce 套件並且使用 PDF 格式 ( 之後補上分享文章給大家參考 )。
電子書平台 | 支援上傳格式 | 上架 Q & A |
---|---|---|
亞馬遜 Amazon Kindle | EPUB、DOC、DOCX、MOBI、KPF | 傳送門 |
樂天 Rakuten ( Kobo ) | EPUB、DOC、DOCX、MOBI、ODT | 傳送門 |
Readmoo 讀墨 | EPUB、DOCX、TXT、PDF、MD、ZIP | 傳送門 |
Pubu | EPUB、DOC、DOCX、PDF、PPT、PPTX、ZIP | 傳送門 |
Google Play 圖書 | EPUB、PDF、ZIP | 傳送門 |
Apple Books ( 前稱 iBooks ) | EPUB、PDF、IBA、MOBI、DOC、KF8 | 傳送門 |
自有 WordPress 網站 ( 建議使用 WooCommerce ) | – |
STEP 5
平台上架 & 定價
幾個最大的國外電子書平台 ( 如 Amazon, Rakuten ),書籍販售跟作者上傳上架使用的網站網址是不同的,另外目前也尚未支援中文介面,建議可以先上架國內的平台,然後再上架到國外的平台。
電子書平台上架連結 & 審核時間
*上述平均審核時間為個人經驗綜合官方資訊的時間,依據每個人的書籍內容、書籍資料完整度、官方作業時間等,審核時間會有所不同,僅供參考。
定價 / 輔助資訊 / SEO 內容
在上架、上傳檔案的同時,連帶也要為自己的電子書做「定價策略」,建議可以參考同類型的電子書的價格區間帶,或是評估自己電子書的內容資訊價值量,市場願意付多少費用取得它,若是已經有一本以上的書籍內容,可以搭配組合做行銷的促購,亦或是先用低價衝高銷售量跟人氣,之後再恢復原價。
除此之外,電子書平台也都會提供介紹欄位資訊供作者填寫,這些資訊對於書籍的 SEO 也很有幫助。
填寫要領要告訴受眾為什麼要買它,這本書能為他們做什麼?他們會學到什麼?說明你的書會如何改變他們的想法,或是幫助解決他們的問題,當內容清楚了,就有機會帶動書籍後續的銷售~
STEP 6
行銷宣傳
當上架完畢電子書,或許大多數人就已經覺得結束了,坦白告訴你,一點也不,上架完畢後才是另一個新開始😂😂。
不同於紙本書透過出版社會幫忙打理行銷與銷售,若是自己自助出版電子書,在沒有團隊、出版社的幫忙之下,書是不太可能自己自動銷售的 ( 當然如果各位已經是人氣、流量很高的 KOL 除外 ),既然如此,上架後的行銷宣傳也必須持續執行,或者是將把電子書的內容打造成一個自動化資產,只要有人透過搜尋找到,就可能下單購買。
在資源不多的狀況下,建議可將電子書行銷波段概略分為以下:
前期:創造聲量
電子書剛出版,聲量是很重要的,可以運用自己的個人媒體、社群媒體,或是到不同網站、社團、論壇中,適度的行銷電子書內容,匯聚人氣提升聲量跟能見度;如果有些預算,下點廣告做曝光也是不錯的宣傳方式之一 ( 不過建議要導流到自己的網站或是 Landing Page )。
中期:累積口碑
到了中期,除了聲量持續使用各種方式提升之外,開始加入曾購買者的評論、推薦,邀請共同創作者、朋友轉發社群媒體,都能再次得到關注,並且提升內容好感度。
後期:內容行銷
在後期資源跟時間都不多的狀況下,開始要將先前的行銷素材跟資源,堆疊成可被 SEO 的內容資訊,運用 SEO 的特性做內容行銷的整合,然後再分流導至各大電子書平台下單,創造一個可自動行銷,活化數位資產效益,帶來內容複利的電子書。
3. 結語
以上,是個人綜合自身專業及自己出版電子書的心路歷程中,萃取的心得製作流程,希望能幫助到每一位也正在計畫出書的你。
未來自己也會持續出版以圖像為主、文字為輔的「攝影電子書」,如果你也有興趣,歡迎隨時來信一起交流討論,讓我們一起創作更多、更好的內容給全世界~
4. 同場加映
精選電子書系列文章
- 你為什麼要出書?速談自己出版電子書的重要性!
- 你為什麼不出電子書?明白 5 個事實幫助你提升個人品牌價值!
- 不藏私!6 步驟教你出版&製作個人電子書!
- EPUB 電子書怎麼做?轉檔、除錯、上架流程 1 次看懂
- PDF 電子書怎麼做?轉檔、除錯、上架流程 1 次看懂
- 5 大電子書平台上架教學!亞馬遜、樂天、讀墨、Pubu、Google 圖書
- ISBN 是什麼?申請、資格、費用、流程 1 次看懂
👇 5 個經營部落格 BLOG 的起心動念|你需要知道為何而寫
支持 & 贊助
👋 覺得文章有幫助嗎?你的回饋鼓勵將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!
謝謝每一位造訪的各位,歡迎透過以下有價或無價的方式,給予我們支持提供更多更好的內容給大家!🤙🤙:
1. 更多精彩豐富內容,請追蹤以下平台。
2. 透過連結完成訂單,你獲得優惠也讓我們獲取些許分潤。
- 旅遊行程 & 票劵:Klook|KKday|GetYourGuide
- 住宿:Booking.com|Agoda|Hostelworld
- 機票:Trip.com|WayAway
- 租車:Rentalcars.com|Getrentacar.com
3. 小額 Donate 贊助喝杯咖啡 ( Red Bull 也不錯 )。
- 小額贊助支持:綠界ECPAY|BuyMeaCoffee|街口支付
- 加密貨幣贊助支持:幣安 ( 276682866 )|Metamask – Ethereum ( ERC20 )
4. 到下方的拍手👏動動手指按讚 5 次 ( 建議使用 Google 或 Facebook 做快速登入 )。